【港大同學會小學專訪】黃桂玲校長:分數不是唯一能展現學生能力的途徑
2017-05-25

「考試、分數並不是唯一展示學生能力的途徑,要讓學生知道不應為分數而學習,應該為自己而學習。」
在這個「贏在起跑線」的世代,要說服家長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並不容易,但位於柴灣的港大同學會小學,提倡孩子要自主學習,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的環境,不似傳統學校以成績為單一評核指標,是近年極受家長歡迎的直資小學。
▲港大同學會小學校長黃桂玲
同學間良性競爭 建立閱讀風氣
剛踏進校園正好是學生們的小息時間,校長黃桂玲帶記者參觀圖書館,在短短的數分鐘內,館內已經有許多學生匆匆來到,佔好位置準備閱讀。加上館內開揚的設計、一列列整齊的書架,讓人感受到很濃厚的「書卷味」,閱讀氣氛極佳。問到成功的秘訣,黃校長分享指無論學校還是家長,要先讓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,才會令他們由心而發地鍾愛閱讀。
▲「DEAR」這句口號高掛在圖書館的正中央,鼓勵著學生在任何時候,只要想閱讀,都應該拿起書籍細看。
「學校有句口號是『DEAR』,意思是Drop Everything And Read(放下所有事情來閱讀),我們鼓勵學生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方,只要空閒下來,他們都可以放下手上的事情,然後進行閱讀。」
「閱讀不應該有硬指標,不應強制學生一學期要看多少本書。要將閱讀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是為了滿足任何(閱讀)計劃或數字。」
學校鼓勵主動性閱讀,老師在課堂上不時會推介一些好書給學生,讓他們回家自由準備一個小分享,再回校報告。黃校長笑指同學之間會有一種很微妙的風氣,出現「你睇我又要睇」的情況,自自然然就會拿起手上書籍,投入故事的世界。
▲校長認為即使學生閱讀圖畫書、漫畫也沒問題,只要他們肯看書,已經成功的一大步。
對學生而言,閱讀不只是個人活動,更是屬於全校所有學生的大型活動。學校不定期會舉行一個名為「Battle of the Book 戰書」的全校性活動,各科老師都會先選擇一些書籍讓學生閱讀,各班將會在一個月後派同學代表全班,挑戰閱讀問答比賽。
「無論是台上或是台下的學生,都會把握時間閱讀所有書籍,希望為自己的班別爭光。能被挑選成為代表當然開心,但沒被選中的學生其實在過程中已經獲益良多。」
▲除了閱讀,很多學生也會趁小息時間走到操場跳繩、在緩跑徑上奔跑,快樂就是如此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