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陳德仁醫生】生長激素增高療程
2017-03-17
不時有家長帶身材矮小的孩子到診所求診,要求醫生替孩子打「增高針」,好讓子女能長高一點。
現時,為數不少的家長仍以為「增高針」如接種預防疫苗般,注射一、兩針,或三數次便終生受用。生理上,身高的增長是循序漸進,不可能一下子長高數厘米,只有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才會在短時間爆發性地極速長高,但這個過程也並非發生在一、兩個月內。
注射生長激素以改善身高是一個長時間的治療方案,一般以半年至一年作基礎,期間醫生會緊密監察孩子的健康狀況和評估療效,最終療程方案的長短,要視乎個別的情況。注射的劑量多寡據體重而定,由醫生監控調節,家長不能自行增減份量,因注射多些亦不會高多些。如果是患特發性矮小症或出生小於胎齡的孩子,須視乎其開始注射的年齡,可以由兩至五、六年不等,有些幼童於接受治療兩、三年後便成功達到目標的高度,便停止注射生長激素。但如果太早停止治療,之後又再出現長不高的情況,或需要於數年後再從新展開療程。
若孩子患有生長荷爾蒙缺乏症,或生長荷爾蒙分泌未達至足夠刺激身體正常生長的水平,便需要注射生長激素直至完成發育。而患遺傳病如特納氏綜合症、小胖威利症或腎功能衰竭等問題的孩子,有機會要接受更長時間的生長激素注射,因為這些病患不單影響高度的增長,也會妨礙其他身體機能的運作。
作者: 陳德仁醫生兒科專科醫生
頭條日報授權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