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陳葒】一定是不懂生涯規劃的錯
2016-10-20
大學生為何會自殺,局長說是「因為他們所選的科目未必是自己的興趣或強項,而自己、家人及朋友的期望又過高,形成壓力,一旦遭遇不快的事情便會『頂唔順』而輕生,因此生涯規劃十分重要」。
這樣說是否涼薄我不關心,我在意的是「學生選修的科目不是自己感興趣或強項」、「學生自己、家人和朋友的期望過高帶來的壓力」、「學生遭遇不快的事情會『頂唔順』而輕生」這三種情況,正正是當前香港教育生態嚴重扭曲的表現,而局長似乎還不知道,扭曲的原因並不是學生不懂生涯規劃,而是教育當局不懂教育規劃。
讓我以學生選科為例,告訴局長(以及與局長同樣不知道香港教育發生甚麼事的讀者)一些相關的扭曲教育實況。
為甚麼學生不選修自己感興趣或強項的科目?那是因為我們的中小學課程都只以應付公開試為目的,毫不顧及學生的多元興趣和才能。與考試無關的學科知識技能,在我們的中小學課程中,或被邊緣化,或逐漸消失,或從沒出現過。假如有學生對戲劇感興趣,有學生的強項是手遊設計,在他的中小學期間,能選修這些科目嗎?不要說這些比較「另類」的科目了,就算是那些本來很正常的科目,音樂美術體育,課時還不是愈減愈少,都讓路給所謂的主科中英數通了(就連非術科的中史和文學,也幾乎無立足之地了)。
去年底,我以顧問身分出席母校舊生會的周年晚宴,學校特意安排了幾位學生代表與我們坐在一起。其中一個中五小師弟曾看過我寫的書,說他很喜愛中國文學,我們便聊起小說和文學的話題。我見他的文學知識也很不錯,便問現在教他文學的老師是誰。誰知他說現在學校根本就沒開設中國文學科,他只好無奈地選修了經濟。我聽了實在既驚且歎。雖然以他的能力(能成為母校的學生代表並不簡單),就算修讀經濟也一定能考上大學,但問題是,他很可能從此就要和他最喜愛的學科和知識漸行漸遠,他對中國文學的熱情和能力也終將日消日盡。
小師弟的遭遇肯定不是單一個案,如果某一天萬一其中有人不幸輕生,局長會不會又說:「你看,他在中學時沒做好生涯規劃,所以才會在大學修讀了不感興趣的科目,才會……生涯規劃教育十分重要啊!」
學校不開設中國文學科的原因,行內人都清楚,因為那不是熱門科目,選修的學生不多,佔用了一個教師的資源就很「浪費」。因此開設比較熱門的學科最「划算」,最符合資源增值的經濟原則。至於這樣會不會扼殺了某個少年曹雪芹的未來,在今天這種營商式辦學生態之下,已經沒有辦學者會關心的了。
母校是官立中學,而且是首屈一指的官立中學,在設科開班時也要將資源增值置於學生利益之上,其他的學校就更不用說了。除了資源因素外,還有的學校為了要「整靚」公開試成績,哪些科的及格率優良率高就開哪些科,反正學生「侷住」要選,喜不喜歡無所謂,成績好有助學校宣傳招生就行了(這些實況局長又清不清楚?)。
我們的教育生態就是這樣持續地扼殺學生的學科興趣和能力。那麼,到底是誰製造了這樣的教育生態?到底是誰任由這樣的教育生態長年持續並且不斷惡化?
嗯,一定是那些不懂生涯規劃的學生。
作者:陳葒
(「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」創辦人、《新少年雙月刊》主編、直資學校議會前秘書長)
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