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香港患者亞洲之冠】小兒脾虛易患濕疹
2016-05-09
如何才算是濕疹?濕疹實際上形容一整組皮膚有毛病。據統計,香港現今約有一百萬人受濕疹困擾,而香港兒童患上濕疹的比率更是亞洲之冠,約12-20%。有見及此,今期就同大家講解一下兒童患濕疹這個問題,好等父母們對此症了解多一些,疑慮少一些。
忽略防治
濕疹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之一,痕癢非常,令人難耐,有很多人患上濕疹後病情反覆,都是因為每次短期用藥膏治標,而忽略了防治這個環節。此外,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會令皮膚結構變薄、變乾和失去彈性,令孩子的皮膚色素變沉,影響外觀。
「不治已病治未病」,是中醫理論之中一個重要的思想,其內容主要為「未病先防」 和「既病防變」兩個方面。
中醫角度,由於小兒有「脾常不足」的特質,臨牀發現濕疹兒童最容易出現脾虛體質。脾失健運,則容易導致食物營養和水濕運化功能發生了障礙,引致濕濁留在體內,容易化成濕熱或濕毒而形成皮膚濕疹。
搽豬油膏
在濕疹穩定期,我們可採用健脾除濕的辨證思路,以鞏固患者的體質,達到減少發作為目的。對患濕疹的小朋友,必須採用內外合治,以達到根治疾病為目的。當體質調節過來,過敏狀態便會得以改善,這樣才能做到控制好濕疹的最終目的。
對於濕疹急性發作階段,出現皮膚紅疹,甚至滲水的小朋友,家長可以用三黃洗劑或馬齒莧洗劑,冷洗患處以減輕痕癢程度。皮膚外在護理方面,皮膚乾燥結痂,或無滲液者,應以保濕為主,可外塗紫雲膏、豬油膏等滋潤保護皮膚,鎖住水份。
宜戒生冷
健脾祛濕能改善免疫力,清除體內毒素。而相關患者在飲食上,宜戒生冷、凍飲、雪糕、薯片等垃圾食物。另外,食療上配合運用健脾化濕的中藥,例如:蓮子、茯苓、陳皮、砂仁、薏仁、赤小豆、淮山之類,既能健脾,又可祛濕。尤其推介鮮淮山入饌,例如:鮮淮山煲粥、鮮淮山炒百合等。
護理事項
1 避開所有致敏原,如:雞蛋、塵蟎等。
2 戒食濕毒食物,如:海鮮、鵝鴨、牛肉、芒果、糯米等。
3 沖涼水不能太熱。
4 要穿着純棉衣物。
5 避免劇烈摩擦和抓癢皮膚。
內服、外服醫濕疹
1.白朮膏(內服)
成份:白朮5kg,蜂蜜1.5kg。
煮法:取淨水50kg煮白朮6小時,經過濾後再煎煑濃縮成膏1.5kg,加蜂蜜1.5kg 攪勻,儲消毒容器內備用。
服法:兒童每次3-6克,每日2次,用開水服用。7-10日為一個療程。
功效:健脾袪濕,鞏固體質。
應用:適用於慢性或亞急性濕疹患者。
2.馬齒莧洗劑 (外用)
成分:馬齒莧和土茯苓各2兩、金銀花1兩。
煮法:以上藥材加水煎煑45分鐘。
用法:將以上藥液待涼後,外洗患處,每天1-2次。
功效:清熱解毒、止癢。
應用:適用濕疹發作期患者,症見紅疹痕癢,甚或滲水。
作者:鍾啟福 (註冊中醫)
文章獲東周刊授權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