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早中晚大不同】準媽媽的調養

2016-05-05


從懷孕到嬰兒出生這個階段,中醫稱作妊娠。整個妊娠期可分為早期(從受孕至十二周),中期(十三至二十七周)和晚期(二十八周或以上)。

妊娠早期,臟腑、經絡的血液會聚於人體下部的衝脈和任脈來養胎。中醫稱這狀況為「陰血聚於下,陽氣浮於上」。如果衝脈夾胃氣上逆就會出現食慾減退、嘔吐或口味改變等,情況輕微可毋須治理,數周後自行康復;如果孕婦體質是屬於陰虛內熱,這時心火和肝火更加容易偏盛,導致孕婦鬱鬱不樂、煩躁易怒、睡眠不安等。據一些臨牀觀察所得,在妊娠期間,如母親的情緒過度緊張或焦慮,則胎動劇烈,而出生後的嬰兒也往往容易哭啼,影響睡眠和餵奶。所以孕婦應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,多做些陶冶性情的事。

妊娠中期,胎兒中耳發育完成。孕婦可以從十三周開始,有計劃地對胎兒說話,可以增加孩子的注意力。此外母親與別人的談笑聲,都是促進胎兒聽覺發展的因素。有研究發現,孕婦多聽輕快悅耳的音樂,胎兒躁動減少;相反,經常聽震耳欲聾的音樂,會使胎兒躁動增加。

妊娠晚期,可作適當的按摩。孕婦躺在牀上,雙手放在腹部,用手指輕輕地撫摸。這樣可激發胎兒運動的積極性,對小朋友將來學習站立和走路很有幫助。

最後想給大家一個安胎的食療,孕婦服用前建議諮詢中醫師意見︰

桑寄生一両,杜仲五錢,以六碗水先煲一小時,繼而加入已剝殼的熟雞蛋一隻、阿膠三錢 、冰糖適量。這個食療有補腎、養血、安胎的功能,懷孕後,可每月飲一至二次。

今個星期天正是母親節,在此祝所有媽媽與準媽媽母親節快樂,每一位小朋友都聽教聽話,健康快樂。

作者:方富誠 (華潤堂註冊中醫師 )

文章獲頭條日報授權轉載

熱門文章

育嬰室|盤點7個本港商場最佳 育嬰室 位置/開放時間/設施一覽
05-21
幼兒飲食習慣|10個實用方法 培養幼兒健康飲食習慣
05-19
幼兒常 搗蛋 家長好頭痛!2個方法助父母應付2歲反叛期
05-18
邱淑貞二女沈日搣甩Baby fat 一改低調作風 化妝後比家姐更似媽咪
05-23
9歲圍棋天才傳屢受家暴跳樓亡 曾輸棋遭父當眾責打
05-21

適合孕婦的8大天然 防蚊 法
2025-05-14
最新研究|準媽媽孕期食用 牛油果 BB 食物過敏 風險低逾40%
2025-05-09
陀B想旅行?睇咗呢10點先至好 Babymoon
2025-03-25
準媽媽減壓|大肚都要「透氣」!6招教你孕期壓力清零
2025-03-24
孕媽 咪執漏!超詳細產前產後必需品checklist
2025-03-20
懷孕媽媽寫真 十個必影動作!附拍攝機構推介
2025-03-17
查看更多   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