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增領獎學金人數 吸運動精英
2016-04-25
運動員須投放大量時間訓練,始能在體壇上勇奪殊榮,但獎牌背後,犧牲的是學業時間,難以兼顧學業成績。情況來到近年終見曙光,各大專院校為吸納並培訓下一代運動員,紛紛出招吸生。有大學首次推出精英運動員計畫,預留撥款為達到最低入學門檻的運動員,提供至少十個學額,並讓他們任意選科,也有大學有意加開學額,增加領取獎學金人數,讓更多運動員能取得大學學歷。
距離新學年開學僅餘約四個月,各大專院校開始籌備招生,且出招吸納精英運動員為校爭光,培育下一代本土運動精英。浸會大學本月中率先推出新的精英運動員入學計畫,讓同為港隊成員的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,經聯招或非聯招途徑,報讀任何學系。根據計畫內容,校方將於一六至一八學年,預留合共五百一十萬元,為十至二十名學生提供半額或全額學費資助,經聯招申請的學生,文憑試成績只須高於浸大最低入學門檻,即「三三二二二」。
畢業期限可推遲至六年
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直言,校方過往只有體育系學科才會集中招攬體育精英,而且獎學金欠奉,是次推出計畫,期望能吸引並培訓更多運動人才。他指浸會大學學生一般每個學期要修讀至少十六個學分,但運動員若遇上比賽需要時間集訓,可以只修九個學分,以騰出更多時間練習,畢業期限也可推遲至五至六年。至於因為練習而錯過的課堂和學習時間,老師會為同學提供額外的課堂和功課輔導,定期跟進學習情況。
他又稱,對於不少運動員來說,職業比賽比大專比賽更重要,學生難以同時兼顧,故浸大不會規定他們參加校隊比賽,「規定學生為大學比賽等於有掣肘,學生入學便會與學校有利益關係。」他指,部分體育賽事,大專界未有舉辦,但浸大學也會招收這些運動的運動員,如滑浪風帆,「不同運動精英的崛起,代表香港有很高的運動水平。」
向來重視運動精英的學府,也企圖吸納更多體育人才。中大教育學院體育運動科學系教授許世全直言,過去兩至三年間,持續有二十至三十名運動員可憑運動成績,通過大學聯招和非聯招入學,中大今年繼續找獎學金贊助,以加開更多供運動員報讀的學額,今年有望再加開五個。
他又指,中大每年錄取的運動員,約有三分之一會考入體育系,其餘三分二則遍布其他學系,包括醫科、地理等,只要符合中大最低入學要求,大學便會交由各科自行選擇是否收錄有關學生,「甚少聽到其他學系不肯收人,一來同學的學習能力不會太低,二來運動員都有紀律,做事有毅力,會帶動學習氣氛。」
讀書對運動員非易事
讀書對不少運動員來說,並非易事,香港教育學院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鍾明恩指出,「很多精英運動員都是在中三、中四開始便會轉為全職,才能有今天的成績,現在要求他們文憑試有『三三二二』成績,已差不多等於他們無機會讀書,更不要說拿到獎學金了。」
故教院自二○一○年開始,取錄精英運動員修讀健康教育學士學位課程,兩年前更與香港體育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,由體院向教院引薦精英運動員入學,鍾明恩稱,「只要運動成績比其他隊員出眾,就可以以豁免形式收生,連『三三二二』都不用……運動成績不會一概而論,但世界賽、亞洲賽事等好成績,例如前八名,就會有列入考慮。」她續指,教院另一收生條件是要面試過關,「只要申請人能用流利英文對答,寫自我介紹大家看得懂,確保學習上無問題,就會收。」
獎學金助運動員專心讀書
她預計,今年教院仍會用盡十五至十六個課程學額,收錄運動精英,而成績最佳的首三名學生,也會有相應獎學金,即首名三萬,次名二萬,第三名一萬,「學生可以自由使用獎學金,不一定要用來交學費,做法更貼近他們需要,也讓他們無後顧之憂。」
她續指,教院能彈性處理學生學習情況,若運動員要備戰參與大賽,可以在課程完結後的下一個學期才補交功課,老師會延遲給分,「一科分開兩個學期完成也行。」
理大今年則會增加獲得獎學金運動員的人數,該校身心健康及輔導處副體育主任梁達強指出,理大每年約有八十人經「傑出運動員推薦計畫」入學,過往會有二十名運動員學生取得學費全免,今年得到津貼的人數加碼到五十人,其中十人可全免,二十人獲半額豁免,最後二十人可得一萬元,「學生又要訓練,又要學習,如果還要做兼職賺生活費,負擔太重。」
城大學生發展處體育部高級體育主任魏開義亦認為,城大為運動員提供的獎學金算多,而且有多個種類,來年希望能規範化,將獎學金劃分為三級,國際級運動員可以得到最高金額,青年軍次之,學界有好成績的運動員也有相當金額,「城大還有其他獎學金讓學生申請,例如宿舍也有發放獎學金,獎金背後,是希望學生可以不用做兼職,專心讀書。」
他稱學校不希望以獎學金吸引運動員入學,故過往會到開學後才發放獎學金,今年考慮到有學生想確保有足夠學費讀書,故會將發放獎學金的日期提前至五月。
記者 ︰梁崇碧
文章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