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不應全給小孩
2016-04-05
由丈夫變成爸爸,我對快樂的定義亦漸漸有所改變。最近網上熱傳一張截圖,大概道出了不少為人父母者的心聲。它說:「生命去到某一個位,你會發現,快樂不是去蒲、去飲嘢吹水、玩到凌晨4時才回家,或只為自己設想。快樂就是等於迪士尼電影、家庭飯聚、睡前故事時間、長時間的擁抱、凌亂不堪的家、晚上10時已入房瞓,以及一把小聲音對你說:I Love You!」
的確,未做爸爸前,我永遠分不到高飛狗(Goofy)和布魯托(Pluto),究竟哪個才是米奇的寵物呢?現在我連高飛狗原名叫Dippy Dawg,起初設定他是人,不是狗,所以他是有老婆和兒子我都知。
不過,我認為時間不應該全部給予小朋友,父母要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不妨做一些要長時間努力來完成的事,例如去跑個長跑、畫一幅要花很長時間才畫完的畫、看一本很厚的書、學一些自己從來不懂的事(當然要自己感興趣的)……孩子會看到你的努力、堅持和進步,這是最好的課堂,爸爸媽媽也不是一做便成,身教是要小朋友清楚看見、感受。快樂其實不光來自小朋友,父母有想做的事,就去做吧,你會感受到和小朋友分享快樂的快樂!
作者:迪奇
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