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張笑容】教孩子面對逆境

2016-03-18


針對近日多宗學生自殺事件,政府和大學都希望找出原因,及早介入。縱然每宗個案都有其獨特背景,但有「自殺學之父」之稱的美國心理學家Shneidman指出,自殺者的心理狀態離不開「三無」:無力(powerless)、無助(helplessness)與無望(hopeless)。

企圖自殺者的解決問題能力較薄弱,較常見特徵包括二元化(非此即彼而沒有中間着墨)、僵硬(面對不同挑戰,只沿用同一方法,不懂改變策略)、無效(方法經常未能解決問題)、被動(倚靠別人)、缺乏信心、負面(只重視解決方法的不良影響)。談到無望,一九六三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貝克已提出,絕望是抑鬱和自殺的心理基礎。

香港教育以考試為主導,學校教學重點是教學生如何追尋成功,卻很少教他們如何面對人生逆境。抗逆力(resilience)包含三個重要元素:效能感(personal competence)、歸屬感(sense of belongingness)和樂觀感(optimism),抗逆三元素正正是「三無」孩子的解藥。「效能感」包括社交能力、問題解決能力及自省、自主能力。「歸屬感」是指投入一個接納和支持的關係,當中有積極參與的機會。「樂觀感」是相信未來有希望,能夠訂立目標,計劃未來,具有高度的目標感。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指出,「樂觀感」就是把逆境視為暫時而不是永久,是個別而不是普遍,是外在而不是內在。

人生有順有逆,Spencer Johnson在名著《峰與谷》中以形容人生總有大大小小的高峰和低谷。「低谷與高峰,本來就是相連的。你今天在順境時犯的錯誤,造成明日的逆境;而你在逆境時展現的智慧,又為你打造了明天的風光。」所以「高峰是為了感激生命,低谷是為了學習生活。」我們要教導孩子用正面的態度來看人生的低谷,發現當中隱藏的好處,並要反思是甚麼原因導致自己墮進低谷,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。當人能愈快學到低谷中的功課,便能愈快離開谷底,低谷往往使人成長得更快更多。

 

作者:張笑容

文章獲頭條日報授權轉載

其他文章:【張笑容】建設式回應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 【張笑容】發揮強項勝改弱點

 

 

熱門文章

方媛分享女兒功課疑揭母女「約法三章」 郭富城堅持與妻女以廣東話交流
03-07
女子帶遇車禍、終生不能自理前夫改嫁 現任丈夫分擔照顧 餵飯、幫忙洗澡無怨無悔
03-07
病房陪愛兒3日直至去世 媽媽傷心辦喪禮 突然收到兒子訊息 結局超荒謬
03-06
唔怕改壞名︱2024 香港熱門中英文名字 榜首原來係呢個名...
03-08
天瑜腸道蠕動失調 暫時只能注射葡萄糖水 爸爸歷55次電療 癌指數已回復正常水平
03-08

5月大男嬰手術針咀留體內 5年來「在血管內漂移」 終轉移至頸部父心急求醫
2024-04-26
疑長期被 打手 + 罰抄1萬次 9歲男童不堪壓力墮樓亡 校方回應指控:曾徵求家長同意
2024-04-26
流感|再多一名6歲女童併發腦病變亡 曾接種疫苖 一周內第二宗
2024-04-25
李麗珍單親湊大愛女 母女檔首合作 27歲女兒現任職時裝創作總監
2024-04-25
巴黎奧運|香港滑浪風帆男子隊 鎖定奧運入場券 連續11屆派隊角逐!
2024-04-25
海南3小孩被鎖家中滿地大小便無衫換無飯食 父親服刑母親獨力支撐
2024-04-25
查看更多   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