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黃秉華】停課了!不妨在家中利用科學技巧增進學習效率
2020-02-07
教育局根據疫情發展,宣布全港學校最早3月2日復課,在這一段時間,對於學生、家長而言,可以成為一次改進學習效率的機會。以下提供幾個平時在學校上課沒有機會實踐的科學小技巧,這主要來自神經科學的研究。
—間隔重複︰大腦有上百億的神經元處理記憶和理解功能,原來是在晚間、睡覺中形成的,由此推斷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是,規律的學習同時,不妨夾雜休息和睡眠時間。一般以為「磨爛蓆」的神風式讀書很壯觀也很有效,其實學習時短一些,頻率高一點,有助學習更容易入腦。專家建議每天訓練一次,幾星期便可取得明顯的改進。
—建立自由方法學習。在學校課堂上,由於這是集體活動,所有同學在同一形式下學習令教學效率得以最大代,但其實個別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風格,例如有些人愛跟同學一起討論,有些人單獨在安靜的地方「鋤書」就最有效,利用不是課堂的時間,你可以發展自覺最適合的學習方法,對日後有正面影響。
—習慣睡得好。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一夜好夢可以提高翌日考試的表現,記憶力可以提高35%,睡得少,勉強自己早起,爭取考試之前多讀幾遍,結果會令你失去更多的記憶和理解能力。不用返學校上堂,可是讓孩子有充裕時間,適應足夠睡眠的習慣。
—訓練專注。孩子不時會有拖拖拉拉的延慢心態,在家中可以在家長的引導下,專心在一個課題、一個項目的學習,在沒有其他同學或外在環境的影響下,進行訓練是理想的。
—「蕃茄鐘學習法」這是上世紀80年代,由軟件專家Francesco Cirillo開發的工作法。大意是25分鐘內,只專注在目前正在進行的事項,並用5分鐘時間專心休息,並再次以25分鐘為單位,專注於一件事情。中間你可以調校鬧鐘提示,為提高興趣和獎勵,休息時間安排飲品和小食,未嘗不可。
—學習冥想,不時出外走走。以上活動有助特定的神經細胞生成,因此有助大腦的能力,之不過,在學校課堂上,不太可能有如此跳脫的安排,孩子在學中自學期間,嘗試這方面的活動,都是有益的。
作者:黃秉華
其他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