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酒精抹手會有主婦手?】醫生:用低敏洗手液減低傷害
2020-02-18
![](https://media-proc.ohpama.com/photo.php?s=https://cdn.ohpama.com/wp-content/uploads/master/2020/02/curology-_85lEAZGZDI-unsplash-Cropped.jpg&f=jpeg&w=815&q=75)
主婦手,正稱為接觸性皮膚發炎。由於氣候乾燥,因此患者容易於秋冬季節發作。嚴重時痕癢難耐,容易導致雙手皮開肉裂。雖然俗稱「主婦手」,但不一定只有家庭主婦才會有機會患上。最近新冠肺炎肆虐,醫生們呼籲勤洗手,甚至有人用含酒精的抹手液抹手,是否會大大增加雙手發炎的機會?
婦產科專科醫生梁巧儀表示,倘若在日常生活上,雙手經常會沾水或接觸香料及化學物質,讓皮膚水分流失,保護層減弱。當雙手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時,乾燥敏感的皮膚便很容易發作。像一些職業例如:美容師、洗髮師、洗碗工人、廚師及護士等,有機會增加出現皮膚發炎的情況。
![](https://media-proc.ohpama.com/photo.php?s=https://cdn.ohpama.com/wp-content/uploads/master/2020/02/DSC02056-686x457.jpg&f=jpeg&w=815&q=75)
^梁醫生續指,當雙手開始出現痕癢時,別要亂抓痕癢位置,以免抓傷皮膚,減低感染傷口的危機。
職業經常沾水應配戴手套
主婦手的症狀主要是皮膚痕癢、乾澀,跟着皮膚破裂、出水。梁醫生直言,曾有嚴重個案是在流血、破皮後,出現細菌性發炎,因此不能低估主婦手的嚴重性。
「若要預防主婦手,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找出致敏源,然後盡量減少接觸。若果工作上有需要,在可行情況下,可以戴上手套進行保護,阻擋外來刺激。」
避免用熱水洗手
「父母可購買一些標榜『低敏』的清潔洗手液,同時亦減少使用含酒精性洗手液。」洗手時亦盡量提醒小朋友,不要使用太高溫的水洗手。長時間洗手時水溫過熱,雙手容易變得乾燥,造成不適。
洗手後必須潤手
梁醫生形容,若果希望全面隔絕主婦手,洗手後不容偷懶,盡量進行護膚程序。
「潤手霜算是有主婦手人士在洗手後必備的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患者要視乎自己本身皮膚的乾燥程度,再自行判斷護手的情況。」小朋友未必能分辨程度,過多或過少的潤手霜亦會影響護手效能,因此父母最好幫助小朋友塗抹。
梁醫生補充,在清洗手部後,宜選擇一些高保濕或止癢的潤手霜,進行護手程序。每晚臨睡前,可以搽上厚一點的潤手霜,有效進行鎖水及保水作用。
撰文:馬文鍵
攝影:潘駿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