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森美】專注力失調
2016-02-16

之前我在電視節目《健康奇案錄》當嘉賓,跟大家分享我曾患的專注力失調。但結果我的案例被列為專注力不足,亦即是過度活躍症,節目播出後真覺啼笑皆非,難道我活到中年才證實患有這種在兒童期就發現的病?
其實專注力不足顧名思義就是專注力不足夠,而專注力失調是專注力失衡,就像荷爾蒙失調,有時過多,有時過少。我經常都能夠極專注地做事,有時甚至會廢寢忘餐埋頭苦幹去鑽研我的興趣,所以我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某件事做出不錯的成績。當然這也有缺點,就是很快對那某件事生厭,而要涉獵另一項興趣,經常都三分鐘熱度,例如我曾經花好幾個月完全投入於口琴,然後又忘我於夏威夷小結他,另又會專注於攀石,轉頭又鑽研起泰拳來。不過這亦有好處,就是我對很多事都有一定的認識,令我成了常識分子。
受訪內容被誤解其實屢見不鮮,人通常對於不是自己預期以內的東西都較難接受,並且會想方設法將事情調整成預設的模式。先前有另一次受訪,原先的目的,是讓讀者知道如何利用專注力失調的特性令工作事半功倍,怎料報道竟然將專注力失調寫成思覺失調,事後我不禁要問:「究竟是誰有思覺失調?怎可能錯成這樣?」
在此重申,專注力失調並不等同無法專注,只要找出興趣所在,專注力失調的人甚至比平常人更集中。有專注力失調的人不必擔心,最要緊是盡快找到自己的興趣或科目,並將專注力完全投放其中,就能比一般人更成功。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有專注力失調,方法亦是協助小朋友找到喜愛的東西,那樣就能得到好成績。我本人就是一個好例子,雖非名列前茅,但會考成績都有不俗的二十五分,希望這分享能幫到你。
作者: 森美
星島日報授權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