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山低谷】小一生源增長不均 宜議校網整併
2020-01-13
小一適齡人口近年如走入「高山低谷」的「過山車」,新學年適齡小一生約五萬五千七百人,較去年減少一千六百人,雖然個別地區學額供不應求,但收生不足問題已逐漸浮現,個別處於收生弱勢的校網,相信情況更為嚴峻。在生源分布不均下,應否重劃校網再次掀起討論。
交通便利 生源外流
學額需求不平均,收生不足問題逐步浮現,雖當局新學年須在七區共十一個校網「加派」,不少學校亦因取錄有兄姊現正就讀的「世襲生」,有學校因此「侵蝕」到只剩兩個統一派位學額,但供不應求只是局部現象,實際上至少十四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取錄不足十六人「開班綫」,個別更只錄得個位數,即使當局在批班及超額教師有特別措施,統一派位階段若無法改善,恐怕學校仍要承受縮班之痛。
在就近入學的原則下,教育局以「加派」及鄰網借位等方式,調節不同校網學額是恒常做法,但校網規劃應與地區發展與時並進。比如北區把上水、粉嶺及沙頭角分為三個校網,以往沙頭角八十三網被視為交通不便、位置偏遠的「邊境網」,隨着連接蓮塘\香園圍口岸的高速道路網落成,與周邊的粉嶺及大埔聯繫已大大加強,然而維持現有校網做法,外來生源沒法流入,網內學校也面對交通便利衍生的生源外流問題。
校網太細 難做分流
更何況是新建口岸預計今年落成啟用,八十三網本是收生的「橋頭堡」,但網內兩校只按班數各獲兩個跨境專網學額,意味就算學校把生源目光放在「單非」跨境學童,在統一派位階段恐怕為數不多。
又比如青衣六十六網,即使運輸基建四通八達,生源卻與離島無異,正是校網如劃得太細,未能分流學額需求,更因地區發展、人口老化等因素,導致學校收生處於弱勢。聽聞有校長尋求重劃校網,但當局取態始終謹慎。
人口增長不甚平均,重劃校網往往被視為「大手術」,不如鄰網借位或「加派」般靈活,但問題是隨着市區重建、新發展區發展等,適齡學童相對動態,反觀小學校網多年來變化不大,自然令部分學校陷入收生不足的困局,同時學額供不應求的校網,也要「加派」甚至加班,欠缺地區調控。當然,無論校網如何劃界,平衡家長選校意願、就近入學、學校生態等多項要素亦是關鍵,當局宜作檢視。
星島日報授權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