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K3升小一都有分離焦慮?】專家:4招可解決

2019-09-04


新學年展開,K3學生由幼稚園升上小學,面對校園環境、上課時間及課堂模式的改變,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校監陳惠玲博士表示,孩子或會未能適應,繼而出現分離焦慮,天天哭著說「不想上學」,鬧著要留在父母身邊。就此情況,她建議家長可從四方面入手,改善分離焦慮的情況。


^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,身兼幼兒發展中心校監的陳惠玲博士,研究幼小銜接十多年。

四招助孩子減輕分離焦慮

1. 助孩子正面應對問題 建立安全感

陳博士提醒家長,要明白小朋友正身處全新的校園環境,又不認識身邊的老師和同學,難免會感到緊張。所以,當家長發現子女放學後神情慌張,便可嘗試引導他們說出擔心的原因,譬如可以問:「你是否有些地方想去,卻找不到?」待他們回答後,家長便可想出解決方法,說:「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洗手間在哪兒,可以問甚麼人」。當小朋友有把握自行解決在學校遇到的問題,就不會那麼容易處於徬徨不安的狀態。

要避免小朋友出現焦慮,陳博士呼籲家長自己也不要太緊張,讓自己的焦慮影響小朋友。有部份家長未能成功讓子女入讀心儀的小學,若他們將這些情緒帶到孩子面前,他們知道爸媽也不想自己讀這小學,就會感到更不安。所以,即使家長知道學校不太心儀,也要告訴小朋友這是一間很好的學校,老師也會對你好。小朋友對學校有良好印象,就自不然更安心上學。

2. 認識校園環境 增加歸屬感

第二個方法,就是多鼓勵孩子分享校園生活點滴。陳博士舉例說,家長可以在小朋友放學時,問他們當天玩了甚麼活動、做了些甚麼,或者可以問問小朋友「最喜歡是甚麼?」「最喜歡哪一科?」若小朋友還是比較害羞,家長可透過互聯網、或是親身帶小朋友上學看看環境,讓小朋友看看學校的環境,看看老師是甚麼模樣,藉此認識老師,認識學校的活動。此外,家長亦可主動解說班上的不同角色,例如班長、行長等等,讓孩子對自己的周遭環境有更深的了解,從而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。

熱門文章

育兒漫畫|當2個孩子的媽媽,難上加難|牛媽彭小蹦
03-30
【拜年如何叫親戚?】認住關係圖
02-01
孩子哭鬧|玩到興起唔願走 7個方法讓孩子笑住回家
03-16
荃灣中學女生疑後樓梯吞雲吐霧 同校男生疑校園廁格食 電子煙 囂張稱:好多人都知 X sir都知!
04-02
小朋友捐玩具即可半價入海洋公園玩 與「家姐」「細佬」慶祝兒童節
04-02

蒙特梭利 |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
2024-04-08
世上永恆不變的愛|梁紀昌
2025-04-03
外國媽媽精心設計25條問題 讓爸媽了解孩子在校情況
2025-04-02
媽媽陪着孩子走過 做功課 的壞心情:我們都很努力了|我們不只是老師
2025-04-02
懲罰隱藏的風險|Connie Walk
2025-04-01
家有體弱兒是怎樣的體驗?|孝瑜療日常
2025-03-31
查看更多   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