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嬉水】美國兒科醫學會不建議使用浮臂、水泡 醫生歸納出11項泳池安全要點

2019-06-17


夏日炎炎,帶小朋友到游泳池消暑是最好的節目,但大前題是他們懂得游水。有些人認為不懂,套上「水泡」便不會溺水,這種思想是錯誤的。台灣家庭醫學科陳崇賢在Facebook 分享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,並歸納出11項泳池安全要點。

父母為求安心,總會為孩子配載充氣游泳輔助設備。美國兒科醫學會則不建議孩子使用浮臂,因這容易令父母掉以輕心,不注意小孩漂浮到那裏。

加上還有風險是漏氣後沒有浮力、浮具脫落等,所以美國救生協會曾發表一說法:「如果你不能在那兒游泳,就不要漂在那兒。」

另外充氣游泳輔助設備有礙於學習,因小朋友只能垂直漂在水中的狀態。若果學游泳時,不能將頭部和身體完全浸在水中,將無法學習一些最基本且重要的技術,如:「浮力」、「平衡」和「呼吸控制」。

11項泳池安全要點

  • 不要讓視線離開你的孩子片刻,且應指派一名「觀察員」專心顧著小孩。
  • 當沒有經驗的孩子,從事水中活動時,一定範圍內,一定要有個會游泳及CPR能力的成年人在附近。
  • 避免使用「充氣式游泳輔助設備」,如:”漂浮物”。它們不能替代經認證核可的救生衣,並且會給兒童和父母帶來虛假的安全感。
  • 保持救援設備在附近,如:救生圈或牧羊人的鉤子。並且有支靠近泳池的電話。
  • 如果是家中的泳池,四周應有高120公分左右的圍欄,避免小孩誤闖。也要設置警報器及相關安全設備。(但這條較為適合於外國)
  • 1歲以上的小朋友學游泳,可以降低溺水的風險。但目前沒有證據指出,未滿1歲的小孩學,可以降低風險。
  • 參加正式的游泳課程,可以大幅降低兒童溺水死亡的可能性,達88%。
  • 評估小朋友的發展和心態準備,父母在1歲之後,應安排游泳的課程給他們。
  • 大型充氣的泳池,可能會有傾倒的風險,且不易在四周加上護欄,在使用時應小心。
  • 如果小孩不見了,快去泳池找他!
  • 記得和親朋好友、街坊鄰居,分享泳池的安全須知。

各位家長不應視充氣游泳輔助設備為救生用途,宜應當玩具。最重要是讓孩子們學游泳,才是防溺水的最好方法﹗

文章授權:家醫/職醫_陳崇賢醫師

熱門文章

7歲男童被獨留在家 27樓墜下亡 爸媽悲痛過度暈倒
04-16
星島申訴王|中三女貪平淘寶配眼鏡戴後現飛蚊症 港爸後悔莫及:見過鬼都怕黑!
04-16
台中爸「一打三」情緒失控 殘忍傷害孖女致1亡1傷 法院以一原因輕判入獄5年
04-16
朱慧敏 走出愛情低谷 與醫生老公拍拖時被感動:我鍾意你就夠
04-13
人間有情︳仁醫過勞暈倒 智力退化如5歲 妻獨力照顧父子10年不離不棄
09-01

深圳痴情男完成亡妻「遺願清單」後 殉情 網民嘆:真的又相信了愛情
2025-04-17
泰迪熊 細菌量是「廁所板的兩倍」!醫生:或沾染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
2025-04-17
洪天明12歲愛子五官精緻顏值青出於藍 獲讚舉止斯文
2025-04-16
殘障母怕令結婚兒「丟架」拒合照 新郎抱上台賓客動容
2025-04-16
台中爸「一打三」情緒失控 殘忍傷害孖女致1亡1傷 法院以一原因輕判入獄5年
2025-04-16
逾20巴士迷企大欖公路影相 遭驅趕後亂過馬路 險象環生
2025-04-16
查看更多   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