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馮偉正】教仔不是這樣教的
2019-01-03
假日,連接中環站和香港站那長長的通道上,忽然響起孩子淒厲的哭鬧聲……
舉目一看,只見一位男士抱着一個正在鬧彆扭的小男孩——應該是兩父子吧;孩子大約三歲,拼命地在爸爸懷裏掙扎,一路喊着:「落地走,我要落地走!」爸爸喝罵了他幾句,把他摟得更緊,孩子也不甘示弱,叫喊得更厲害,更把上半身往後仰,試圖掙開爸爸的轄制。此時爸爸也按捺不住怒火,箍緊兒子下半身然後往上抬,讓小伙子成倒竪衝狀,頭幾乎撞到地面。孩子更瘋狂地掙扎,哭鬧聲傳遍整條通道,路人為之側目。
大概這位爸爸以為用武力鎮壓,便可以懾服到孩子,使他乖乖就範,其實此舉卻弄巧反拙。位於大腦深處的一對杏仁核amygdala,細小、毫不起眼,但卻是人的情感中樞,主導了人面對非常處境時的情緖反應。當小男孩被爸爸管束,無法隨心所欲時,他的杏仁核就會受刺激,極速產生恐懼和憤怒的情緒,動員身體各部進入戰鬥/逃避fight/flight 的緊急狀態,以應對當前的威脅。這一切來得迅雷不及掩耳,掌管理性思維和自制的大腦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也難以即時把激烈的情緖按捺住,特別是幼兒時期,大腦神經連線未臻完成,前額葉未能有效控制杏仁核,, 所以孩子一受壓,情感被杏仁核挾持而失控發脾氣。同時,爸爸的杏仁核也被兒子的行為刺激,產生焦躁的情緒;倘若爸爸的前額葉壓不住怒氣,就會作出過激的處理,火上澆油,令孩子的情緒進一步升溫,兩父子的杏仁核大爆炸,引發大激戰,場面一發不可收拾。
較明智的做法,就是在孩子開始鬧彆扭時,儘量保持冷靜,評估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反應,採取懷柔策略,以平和堅定的語氣,簡潔地指出孩子不恰當的行為,同時安撫孩子的情緖:
「我知到你因為爸爸不准你落地走而很生氣,但生氣總不能大吵大鬧打爸爸啊!我們就坐在旁邊一會,等你不再生氣時再走吧!」這時也不要長篇大論講道理,著了火的腦袋是不會聽道理的,不如省點力氣,留待孩子情緒平復時才說教。
要謹記:爆發的情緖,是要疏導,而非壓抑;不要低估杏仁核的威力,跟它硬碰,只會自討苦吃。
作者:馮偉正醫生
其他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