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德萃小學】融合國際課程的本地學校 朱子穎總校長:我讓孩子多一個選擇
2018-09-13
天虹小學前校長朱子穎(下稱朱校長)在今年3月宣布辭職,及後宣布會擔任德萃小學總校長,引來教育界熱議。他曾是天虹小學的白武士,將天虹從殺校邊緣,變身成為東九龍炙手可熱、大受家長歡迎的學校。現在,來到德萃小學(下稱德萃),他又如何領導這間只成立了短短兩年的小學,繼續他的教育夢呢?德萃會否成為另一間天虹小學?
本地課程國際教法 升中出路更廣
德萃採英普教法,以普通話教授中文、常識,其餘科目如數學、科學、音樂等則以英文教授,模式看似國際化,但卻行本地課程。漢師德萃學校馮鑑邦校長(下稱馮校長)指:「我們的校本課程糅合了3種課程的精髓,包括國際課程IPC、IB的PYP課程和本地課程。我們一方面認為本地課程有它的可取之處,另一方面卻希望在課程中加入 inquiry-based learning(探究式學習)。」令課程變得國際化,務求為孩子帶來最好。
「換句話說,我們的小朋友在5年級會參加呈分試派位,往後便可選擇升讀其他本地中學、德萃中學部或國際學校。」朱校長解釋這個定位是源於給孩子更多選擇:「很多時父母需要在孩子6歲讀小學甚至更小的時候,選擇升讀國際學校或傳統學校。德萃可以給孩子和爸媽多點時間,去到5年級時再考慮自己的將來的升學路。」
德萃4-6年級都是行電子書包班,學校每年都會檢討這個政策。對於有家長認為這些電子奶嘴對孩子的整體多少會有影響,朱校長則言:「我們不會全堂課都望着電子儀器,對眼睛等的影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深。家長不能只看電子儀器的壞處而忽視它 的功用,只要好好運用,電子課本的好處不比實體課本少,至少孩子的書包,不再像石頭那般重。」
至於課程設計,馮校長指今年和明年都會是6堂課,兩年後會由6堂變成4堂,4堂課中會平均涵蓋中英數常、科學、音樂、編程等課程。4堂都會安排在早上,下午則是Dream starter和OLE課程。德萃引入17個聯合國目標如女性平等、食水資源等社會問題,成為探究框架,讓小朋友用小眼睛宏觀看世界。即使一年級的孩子,也可以嘗試解決世界性問題,用自己的同理心去體驗這個問題。
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珍貴的,朱校長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為社會帶來改變,相信自己就是改變世界的下一個小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