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童心苗】初嘗固體食物--因應不同階段調節食物質感

2017-12-29


世界衛生組織及香港衛生署均建議嬰兒六個月開始引進固體食物,並按生長月份逐步提升食物質地,由初嚐固體的幼滑糊狀,慢慢進化至接近成人的食物質地。可是,由於每個嬰兒的發展差異大,或者家長會發現寶寶進食的表現未如預期。一般來說,嬰幼兒需要有良好的頭頸控制,能坐好及對食物有興趣,才開始引進固體食物。除此以外,言語治療師建議家長觀察寶寶是否有適當的口肌及咀嚼能力,從而調節食物的質感。家長挑選食物時,質地及每口進食大小應配合寶寶的生理發展,當中包括口腔肌肉協調成熟、足夠的咀嚼能力、以及呼吸及吞嚥協調。

 

6個月: 第一口固體食物

或許家長留意到寶寶的舌頭經常向前伸,甚至用舌頭頂出匙羹和食物,這個情況稱為吐舌反射(Tongue thrust reflex)。普遍來說,這種正常的反射動作約在嬰幼兒六個月的時候消失。同時,寶寶開始能夠坐好及對奶以外的食物感興趣,家長可以開始引進固體食物。這時嬰幼兒的口肌控制能力仍是很初步,舌頭主要是前後移動食物,幼滑的糊狀食物是理想的選擇。 很多嬰幼兒初時都會較易接受稀身的糊仔(如糖漿狀),慢慢便學會吞嚥較濃稠的糊仔(如乳酪狀)。

 

 

7-8個月: 開始嘗試手指食物

大約在七至八個月,嬰幼兒的舌頭活動能力和咀嚼能力都有進步,甚至長出第一隻牙齒。此時,嬰幼兒的咀嚼動作是未成熟的,他們只是用舌頭把食物壓向上顎,把食物壓爛,所以軟稔易嚼的食物最適合。除了用匙羹餵食較濃稠的糊仔或杰粥,家長亦可以嘗試把軟身的水果或蒸熟的瓜類切成條狀,像成人手指的大小,方便嬰兒手握食物的一端,學習自己把食物送到嘴裏。怎樣才算是軟稔易嚼?家長可自己做個小測試,只用舌頭及上顎壓爛食物,沒有太多殘渣便算合格。纖維豐富或耐嚼的食物(如肉類,菜葉)宜攪爛才餵食。

熱門文章

媽媽分享︳硬頸有性格小朋友極難湊 事無大小拗一餐 挑戰爸媽忍耐極限
04-17
研究︳孩子有太多玩具或更不快樂 與子女相處比物質更重要
04-17
【3隻小豬遊世界】5個帶BB搭飛機的小秘密 - 上飛機前
12-27
珍惜生命|何文田17歲女企跳 消防開氣墊 談判專家勸解救回
04-19
銀髮爸爸到旺角尋女 反被指打女 警調查列糾紛
04-19

pamajunior_cat

查看更多   ▸
BB健康|鼻塞定呼吸困難?初生嬰兒易呼吸不順 呼吸困難4大徵狀+嬰幼兒呼吸頻率計算法
2025-04-09
4個步驟濕敷 減 濕疹 皮膚紅腫發炎|慈慧幼苗
2025-04-08
7個月嬰兒誤舔 蜜糖 後精神萎靡致「肉毒中毒」 醫生:避給1歲以下幼兒食蜂蜜
2025-03-26
孩子經常嗌 肚痛 ? 醫生講解或涉10大原因
2025-03-21
媽媽自製「蒸鼻器」1個月大B多處燙傷 醫生建議3大方法改善鼻塞
2025-03-20
浙江6周嬰兒狂咳 送院檢查抽出「 牛奶血 」 醫生:需要長期服藥控制
2025-02-04
查看更多   ▸